瞄准重大战略 释放人才红利 重庆不断激发专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2019年11月9日,重庆首届英才大会,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即将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毕业的彭湃,心潮涌动,憧憬未来。
通过这次大会,彭湃了解到重庆的人才政策,并与重庆医科大学深入交流,感受重庆对人才的浓浓暖意,最终选择落户。
两年时光荏苒,彭湃已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师资博士后,主要围绕新冠病毒相关课题,对该新发传染病提供深入的理解,并为疾病防控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位首届英才大会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正在我市抗疫一线发挥着应有贡献。
近日,市人力社保局披露,“十三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203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50万人。到202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突破230万,高级职称人才数量将突破23万,专业技术人才在重庆新时代新征程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重大战略是核心,人才支撑是关键
今年,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是怎样一张路径图?
一言蔽之,围绕重大战略,抓好人才支撑。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一是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其二是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其三助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四是助推中新互联互通合作、“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项目。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王玉美博士,便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新合作”的大背景下,来到重庆。
“今年我已顺利拿到重庆英才服务A卡,还获得了正高级职称,博士后日常资助经费也划拨到账。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具备了很好的工作基础。”王博士说道。
王玉美博士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正是结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围绕先进制造与材料等重点科研发展领域,开设高端研发平台、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和教育培训中心,以此培养和集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地方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海外人才的聚集,让重庆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乡村振兴人才层面,今年我市出台《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共26条重点政策措施,涵盖6大方面,全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并且率先建成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积极构建“5+16+101+N”专家服务基层体系。创新组建“订单式+组团式”专家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累计组建101个专家服务团699名专家到35个区县“常态化”开展专家服务,培训基层人才1.65万人次,帮助基层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400余万元,专家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
新华社《内部参考》以《重庆组建专家服务团为乡村振兴引才引智》为题介绍重庆经验做法。
同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我市也建立起川渝专家资源共享制度和博士后人才协同发展联盟;实现川渝两地职称互认、职业资格证书互查等一系列协同机制。
聚焦创新发展,强化梯队建设
今年,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交出怎样一张效果答卷?
2021年,我市高层次人才培育加速明显——1名个人和2个集体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称号,30名专家的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中,国家、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6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0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243人。遴选140名领衔专家设立首席专家工作室116个、青年专家工作室24个。
作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经理詹樟松为公司创建CAE分析并发展至中国领先,并完成“节能环保发动机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建设,成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基地,形成了由长安主导完成的新技术向产品转化的新模式。同时,他还培养出P5级以上专家、研高工、等技术专家80余人,培养和建设成1200余人的动力总成专业团队和1400余人的整车研发团队。
专业技术人才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
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宏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省重大项目,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取得显著的效益。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国“洛阳浮法”技术重大突破和装备创新,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他还主持建设“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了中国玻璃行业多项第一。公司自主研发“超高铝硅酸盐特种玻璃、锂铝硅特种玻璃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设计建设50吨高端触摸屏玻璃的产业化基地。该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国际一流的特种玻璃生产线。
我市新招收博士后773名,全市博士后科研站增至451个,博士后境外来渝率增长至10%,市外入渝率和出站留渝率巩固在80%以上。2021年,我市博士后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87个、经费3404万元,同比增长69%、54%,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3项、资助金额5194万,同比分别增长44%、46%。
海归人才的双创活力,也开始凸显。今年,我市修订了《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完成2021年“留创计划”评选,资助创新创业项目137个,创业类6个,创新类131个。
今年,我市专技人才的培养“节奏”也明显加快,承办全国专技工作骨干培训班,筹备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专技类赛项选拔,启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岗前培训、高级研修项目、新职业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陆续上马。另外,自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已创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5个、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2个、市级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9个,累计承办国家级高研班56期、举办市级高研班290期、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283万余人次,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培训,进一步壮大高水平专技人才队伍。